请输入关键字
医院新闻
更多
【广医保定|新院启航】解锁优质医疗新地标——国际医疗基地院区正式运营
2025年9月29日 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迎来 载入医院发展史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崭新的国际医疗基地院区正式运营 肩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使命 擘画未来发展崭新蓝图 国际医疗基地院区航拍   国际医疗基地院区的落成 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 医疗资源共享的标志性成果 更以166.65亩占地 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的宏伟体量 1100张规划床位的规模 成为华北地区首个 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载体 急诊楼、门诊楼、住院楼 感染防控综合楼、国际医疗综合楼 医技综合楼、行政科研楼 分区合理,错落有致 融合人性化、园林化建筑理念 为患者打造温馨宜人的“疗愈花园”   院内环境   环境舒适 尽显“中医范” 门诊楼   院区以 “中式院落文化”  为设计原点 通过轴线对称、庭院嵌套 的布局手法 将传统四合院的空间意境 转化为现代医疗建筑的序列 整体风格简洁现代 渲染出东方文化的诗情和韵律 建筑外立面采用浅米黄色石材 与深灰色金属线条的搭配 局部点缀木格栅等传统元素 门诊楼门头采用中式风格设计 造型宏伟壮观 极具视觉冲击力   门诊楼门头   门诊楼与住院楼通过连廊串联 形成多个围合式庭院 既满足医疗流程的连贯性 又营造出静谧的就医环境 院区采用一横一纵的医疗主街模式 充分串联各门诊单元 及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中心 等医技共享平台 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医院平面图   主体院区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 集成污水处理站与液氧站 实现能源自循环 功能分区设计突出“韧”性 通过综合诊疗与感染救治分区 绿化带隔离分区设计 污物流线独立设计 救灾集散区与扩展用地设计 有效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能力   绿化带及景观设施   就诊体验  服务更便捷   门诊大厅   建筑细节中处处渗透 中医文化元素 门诊大厅以五行五色 为主题进行装饰 通过不同色彩分区 对应中医理论中的五脏系统 走廊墙面展示 中医药历史典故和养生知识 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分诊台   诊室外规划多个候诊区 并设置叫号机 便利群众候诊 配备设置中医理疗专区 配备针灸、推拿等中医诊疗空间 结合现代康复设备 形成 “中西医结合” 的特色诊疗模式 院区还规划了名老中医工作室 中医药研发中心等 推动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   候诊区   硬件设施  智能人性化   挂号一体机   智能化系统贯穿全院 部署AI辅助诊断 远程会诊和智能导诊系统 患者可通过线上 完成预约、缴费、查询报告等操作 减少患者候诊时间   智能服务机器人   8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均已“上岗” 可提供预问诊、诊室导引、专家信息介绍 等核心服务 同时具备宣传片播放 展厅参观讲解及健康知识科普功能   共享轮椅 健身设施   考虑到现代就医需求 院区配备全流程无障碍通道 母婴室、共享轮椅、自助血压检测仪 等便民设施 便利患者就医   超大停车场   交通组织方面 院区设置南北双出入口 地面、地下规划2357个停车位 并配备充电桩和自行车棚 兼顾绿色出行与便利性   崭新的国际医疗基地院区   作为保定市“一号工程” 国际医疗基地院区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打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 现代化医疗建筑 我院将以此为起点 勇担“中医国家队”使命 以崭新面貌 服务古城百姓 全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新高地  
2025.10.01
【广医保定|新院启航】三位中医药泰斗传承工作室落户我院,助力中医药薪火相传
9月29日,我院国际医疗基地院区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历史性时刻,林兰教授、姚乃礼教授、花宝金教授三位中医药界泰斗的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新落成的院区内隆重举行。此次仪式标志着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搭建起重要平台。 01 共话传承使命 三大名医工作室相继揭牌 林兰工作室揭牌 林兰教授深耕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60余载,首创 “糖尿病三型辨证” 理论体系,为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奠定重要学术基础。作为我国中医内分泌专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此次全国名中医、中医内分泌学界泰斗林兰教授传承工作室在国家中医院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王瑾的见证下正式揭牌,标志着林兰教授的学术智慧正式在保定这片热土“落户”,保定地区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诊疗与科研教学将直接对标国家级顶尖水平。 姚乃礼工作室揭牌 首都国医名师姚乃礼教授的传承工作室揭牌环节随后开展。作为中医脾胃病、肝胆疾病及疑难杂症领域的领军专家,姚乃礼教授深耕该领域数十年,以 “肝脾同调”“从脾论治肝病” 等创新学术观点引领行业经验传承研究,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核心指导力量。仪式现场,姚乃礼教授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共同为工作室揭牌,现场掌声再度响起。该工作室的落地,不仅将为保定医院脾胃病专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更将辐射周边区域,推动区域内脾胃病诊疗技术与研究水平提升,加速区域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进程。 花宝金工作室揭牌 随后,岐黄学者、中医肿瘤领域领军人物花宝金教授的传承工作室牌匾揭开神秘面纱——镌刻的 “花宝金工作室” 字样熠熠生辉,现场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作为深耕中医药肿瘤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花宝金教授提出的“调气解毒”防治肿瘤理论影响深远。他与保定市卫健委主任庞颖共同完成了这一仪式。此举是总院全力支持保定医院建设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又一实质性举措,为培育高水平中医肿瘤人才构建了高起点的平台,将为肿瘤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2深入临床指导  名医大家躬耕实践显担当 林兰教授深入内分泌科指导工作 姚乃礼教授实地探访脾胃病科病房 花宝金教授进驻肿瘤科教学指导 揭牌活动结束后,三位老专家不顾辛劳,立即奔赴裕华院区,深入内分泌科、脾胃病科、肿瘤科病房一线,实地察看科室建设情况,与医护人员座谈交流,更亲自查看疑难患者病情,现场优化诊疗方案。 这场 “揭牌即行动” 的实践,生动诠释了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的中医精神内核,三位泰斗未用言语标榜传承,却将抽象的 “学术传承” 化作俯身诊查的专注、答疑解惑的耐心、方案优化的严谨,让全院职工清晰看见——中医药的传承从不是纸上理论,而是融入临床每一个细节的 “手把手带教”、“实打实解难”。这份躬行实践的担当,不仅让在场医护深受感动,更激发出大家深耕中医、接续传承的信心与干劲。   三大名医工作室的落地,预示着保定及周边百姓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名老中医亲诊级的中医药服务;本地中青年中医师将告别 “隔空学习” 的局限,通过 “师带徒”“病例共研” 等模式,拥有更广阔的成长阶梯,可以快速提升临床辨证与疑难病症处置能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从硬件设施升级、诊疗技术引进的基础阶段,迈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双轮驱动的深层发展新阶段,为区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方向。 三位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必将与崭新院区同频成长、共生共荣。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征程中,让中医药的智慧与温度,持续滋养更多群众的健康生活。  
2025.10.01
【广医保定|新院启航】四位知名专家受聘学科带头人,我院迈入打造高水平学科体系新征程
9月29日,在我院国际医疗基地院区正式投入运行之际,学科建设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郑红刚、李海霞、焦娟、陈世波四位京籍专家正式受聘为学科带头人,标志着我院在打造高水平学科体系的征程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京津冀中医药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聘任仪式庄重而热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纪委书记梁军共同为四位学科带头人颁发聘书。这一纸聘书,承载的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受聘的四位专家,覆盖肿瘤、心血管、风湿病、内分泌等关键医学领域,兼具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管理经验,成为院区学科建设的 “核心引擎”: 郑红刚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专业专长:肿瘤介入治疗、肺癌、肝癌、黑色素瘤、肠癌。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肿瘤防治联盟秘书长等职。 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的申报与实施。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近五年来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及“提升中医药治疗肿瘤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参编或修订诊疗方案2部。发表《中医药参与肺结节临床管理的探讨》、《败毒散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等期刊论文30 篇,SCI 论文23 篇,累计影响因子IF=78.503 分,主编学术著作3 部。   李海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北京市中医局第二届仲景国医优秀传人,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现任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医药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扶阳学派研究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扶阳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任俄罗斯叶卡捷琳堡UGMK欧洲医院东方医学中心高级专家。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扶阳医学传承工作室首席专家。河南省中医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曾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修心血管专业、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研修心脏康复专业。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国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一项,首发基金重点专项一项,陶行知基金会课题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参与编著著作30余部,主编十余部,副主编十余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高等教育教材《康复治疗学》副主编,《历代名医医案选读》编委。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检索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十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 2024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22年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2023年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2020年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2年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获得2022年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一项(排名第1)。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8年第三届中青年科技标兵称号,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2018年度和2019年度优秀工作者称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2020年度优秀主委称号。并多次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个人突出贡献奖。   焦娟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经验继承人,美国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访问学者。 专业专长: 长期从事风湿性疾病的中医诊疗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以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骨骼肌肉疼痛(含纤维肌痛综合征)、痛风、干燥综合征、产后风湿等风湿性疾病。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秘书长,海协会风免学专委会纤维肌痛学组常委及秘书长、世中联免疫病分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药上市后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学术成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英文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近50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优秀论文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著权1项。荣获国家中管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优秀医师和岗位能手、风湿病分会优秀工作者称号等荣誉称号。   陈世波 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分泌临床20年余。师承中医内分泌学专家-全国名中医林兰教授、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个体化诊疗与评价专家刘保延教授。美国Mayo Clinic访问学者。 专业专长: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胃肠病;桥本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亚甲炎、甲状腺相关性突眼;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症,多汗症,失眠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学术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执行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专委会副会长、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科学传播专家。 学术成果:承担国家归国人员留学基金,参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论文5篇。主编中医专病专科大系《内分泌病诊疗》1部,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内分泌代谢病病证结合系列诊疗指南》12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   此次学科带头人聘任是我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国际医疗基地院区的启用,医院完成了硬件设施的升级;通过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揭牌,实现了学术思想的传承;而今学科带头人的聘任,更是为医院安装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这三步走的战略布局,形成了“硬件基础-学术传承-人才引领”的完整发展链条,彰显了医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系统思维和战略定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聘任实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优质人才资源向保定医院的精准下沉和高效协同,是深化院际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重要实践。四位学科带头人的加入,将带动医院在专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推动医院从“输血”向“造血”的功能转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广安门医院专家团队 “集群式” 扎根保定,既是京保医疗协作的深化实践,更是京津冀中医药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院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为保定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为京津冀中医药事业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10.01
健康科普
更多
【广医保定|健康科普·口腔科】2025年“全国爱牙日”——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
您是否知道,每天不经意间摄入的“甜蜜”,正在悄悄成为您健康和笑容的“负担”?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我们将聚焦一个贯穿全身健康的核心话题:减糖。它不仅是守护牙齿的关键,更是控制体重、促进全身健康的重要一步。 糖:健康与牙齿的“共同敌人” 对牙齿的“直接腐蚀” 口腔中的细菌是天然的“糖分爱好者”。它们会将我们食物中的糖和淀粉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会直接腐蚀牙齿最坚硬的牙釉质,导致矿物质流失(脱矿),最终形成蛀牙(龋齿)。每一次的含糖饮食,都是对牙齿进行一次长达20-40分钟的“酸浴”。 对体重的“隐形堆积” 添加糖(如蔗糖、果葡糖浆)提供了大量的“空热量”——即只提供能量,几乎不含任何维生素、矿物质或膳食纤维。这些多余的热量极易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甚至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为糖尿病埋下伏笔。 危机的“交汇点” 肥胖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肥胖会导致身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甚至牙齿松动等牙周问题。同时,严重的牙周炎也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控制糖分摄入,是从源头上阻断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策略。 看不见的糖: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 控糖的第一步,是认清敌人。糖不仅存在于明处,更隐藏在无数日常食品中。 饮品“重灾区”:奶茶、果汁饮料、乳酸菌饮料、运动饮料、速溶咖啡等。 调味“潜伏者”:番茄酱、沙拉酱、烧烤酱等。 零食“糖衣炮”:饼干、糕点、冰淇淋、巧克力、甚至某些“健康”的早餐麦片和能量棒。 学会阅读食品配料表。如果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排在前几位,就意味着它是高糖食品,需谨慎选择。 双赢策略:如何轻松减糖,收获健康与灿烂笑容 减糖并非要彻底告别甜味,而是用更健康的方式满足味蕾。 饮水革命 以水代糖,这是最立竿见影的一步。将所有的含糖饮料替换为白开水、淡茶或无糖苏打水。可以在水中加入柠檬片、薄荷叶或少量水果块增添风味。这不仅省下了糖分,更省下了可观的卡路里。 “零食置换” 选择天然替代加工,用新鲜水果替代甜点和高糖零食。水果中的糖分由纤维包裹,消化吸收更慢,不会引起血糖骤升。坚果、无糖酸奶也是优秀的健康零食选择。 “厨房智慧” 巧用天然调味,尝试用天然的香辛料和食材来提升食物风味,减少添加糖的使用。例如: 用肉桂、香草增添甜点风味。 用红枣、南瓜泥为粥品或豆浆增加天然甜味。 用柠檬汁、醋来平衡菜肴口感,减少对糖的依赖。 口腔护理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建立清洁防线 在减糖的同时,建立坚固的口腔防线至关重要。 · 黄金法则: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至少2分钟,并使用含氟牙膏。 · 清洁牙缝: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刷无法触及的牙菌斑。 · 及时漱口:吃完甜食后,及时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能有效稀释口腔内的糖分和酸性物质。 · 定期检查:每年1-2次的专业检查和洁牙,是预防问题的终极法宝。 选择减糖,不仅仅是为了秤上更小的数字,更是为了能毫无顾忌地绽放自信笑容;不仅仅是为了穿上更合身的衣服,更是为了拥有品尝真正食物本味的能力,以及一份长远的健康。 在这个爱牙日,让我们从减少一瓶含糖饮料、选择一份健康零食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 “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 的理念。共同迈向一个更轻盈、更健康、笑容更加灿烂的未来。  
2025.09.20
【广医保定|健康科普·妇科】关爱女性生理期健康,和“痛经”说拜拜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首立“月水来腹痛候”,明确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体虚,风冷客于胞络,损伤冲任;经血虚而感寒,经期气血被风冷扰动,寒与血气相搏,不通则痛。” 01认识痛经 痛经的类型 原发性痛经:无器质性病变,多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收缩。 继发性痛经:由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引发。 常见症状 下腹痉挛性疼痛; 腰酸、乏力、头晕;  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02中医治疗痛经 中药调理 (结合个人体质,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用膈下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  寒凝血瘀:用温经汤(吴茱萸、桂枝、艾叶等)散寒暖宫。  气血虚弱:用八珍汤(人参、白术、熟地等)补气养血。  肾气不足:用归肾丸(熟地、山药、枸杞等)补肾调经。   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子宫穴等。  作用:调和气血、温经散寒,快速缓解疼痛(尤其对原发性痛经,能带来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艾灸暖宫 适合寒性痛经,灸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驱寒温经。   推拿拔罐 推拿:按摩小腹(顺时针)、腰骶部(八髎穴)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在背部膀胱经或小腹拔罐,散寒化瘀。 03日常预防与调护 1. 忌食生冷:经前一周避免食用冰淇淋、冷饮,防止寒凝加重疼痛。  2. 保暖防寒:尤其腹部、脚部保暖,可贴暖宝宝或热敷。  3. 适度运动:经期前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可减少疼痛;经期中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温和拉伸或散步。  4. 情绪调节:避免焦虑、压力,尝试冥想、深呼吸或听轻音乐,肝郁气滞会加重痛经。  5. 饮食调护:气滞血瘀者可食用山楂红糖水、玫瑰花茶;寒凝血瘀者可食用生姜红枣茶、艾叶煮鸡蛋;气血亏虚者可食用当归羊肉汤、桂圆枸杞茶(具体服用方法,需咨询专业医生)。 04预防痛经的长期策略 1.定期体检 :筛查妇科疾病 。 2.记录月经周期 :记录症状,帮助医生诊断。  3.营养均衡 :补充钙、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   05常见误区 ❌“痛经忍忍就过去了”——长期忽视可能延误疾病治疗。  ❌ “红糖水能治所有痛经”——仅对部分体寒者有效,需结合其他方法。  ❌ “经期不能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 1.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以防副作用。  2.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切勿拖延。  
2025.09.14
【广医保定|健康科普·肿瘤科】“隐形”的输液神器——植入式输液港
目前,静脉化疗仍是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然而,肿瘤患者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的开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植入式输液港的出现,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希望。 01什么是输液港 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输液装置,由两部分组成——注射座及静脉导管,用药时可通过无损伤针头插入注射座,连接通畅就可输液。 02输液港的优点 • 感染风险低:导管埋于皮下,不与外界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 • 使用时间长:输液港可使用10-15年,港体可反复穿刺2000次以上。 • 不影响正常生活:可洗澡、游泳等轻松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维护简单:4周维护一次,减少往返医院频率及费用。 • 保护静脉、减少患者痛苦:不用忍受反复扎针痛苦,避免高浓度药物外渗,增加对血管的保护性。 03输液港日常注意事项 可以做 • 淋浴,如首次植入输液港后需等待伤口愈合结痂(大约10到14天)才可以进行洗澡。 • 日常家务,如煮饭、洗碗、扫地等。 • 日常运动,如散步、慢跑、蛙泳、太极、做操等。 • 可放心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 不可以做 • 日常注意衣着舒适,不穿紧身衣,女性选择合适内衣,保持注射座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完整。 • 避免摩擦港座周围皮肤,开车或乘车时应避免安全带摩擦港座部位。 • 避免置港侧肢体抱小孩。 • 避免置港侧肢体提超过五千克的重物。 • 避免做一些过度的拉伸动作,肩关节过度外展、大幅度摆臂动作,如引体向上、打球、托举哑铃、蝶泳、仰泳、自由泳、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瑜伽等。 • 避免压迫、撞击注射座,防止港座扭转。 • 避免睡觉时压迫置港侧肢体,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温馨提示 如果您需要输液港植入、定期维护,或有输液港相关问题咨询,请到我院肿瘤科门诊就诊咨询。  
2025.09.12
患者服务
患者查询
科室名称
全部
名中医范新发
名中医马玉琛
名中医赵秀君
名中医张玉璞
名中医李月英
名中医马凤琴
名中医高大伟
名中医宋清江
名中医张波
名中医王红星
脾胃病科
心血管科
普外肛肠科
骨一科
骨二科
治未病中心
呼吸内科
肾病风湿科
内分泌科
脑病科
儿科
康复医学科
皮肤科
医疗美容科
针灸经络科
肿瘤科
妇科
全科医学科
心身医学科
慢病科
口腔科
眼科
耳鼻喉科
体检科
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感染性疾病
血透室
特诊科
疼痛科
手术室麻醉科
男科门诊(不孕不育专科)
海扶刀治疗中心
病理科
功能检查科
检验科
内镜室
医学影像科
立即查询